开袋机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开袋机厂家
热门搜索:
成功案例
当前位置:首页 > 成功案例

机械-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低碳经济发展之路

发布时间:2021-10-25 23:21:10 阅读: 来源:开袋机厂家

中国的GDP总量已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2,如果中国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可能会大大快于国际机构预测,在2020年之前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1大经济体。但与此同时,2氧化碳排放也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1。近日,由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低碳经济研究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日本名古屋大学经济学院亚洲核心项目,美国能源基金会中国可延续发展项目联合在京举行了《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报告(2011)》发布会。该报告是中国第1本以低碳经济为主题的系列研究报告,报告聚集罗马俱乐部核心成员,IPCC工作组成员,碳排放理论的先驱者,政府气候变化问题顾问当地政府可以强征土地吗,日本低碳社会计划设计人,和中国国情与环境专家等著名学者、政府官员和有识之士,探讨世界金融危机后国际经济的现状,比较各国发展低碳经济的经验和政策,总结COP15以来各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新动向,为研究人员、政府决策人员和1般读者提供政策建议和参考资料。1025的绿色发展将大大推动中国的节能减排与环境改进中国的减排努力将会完全改变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结果中国的GDP总量已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2,如果中国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可能会大大快于国际机构预测,在2020年之前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1大经济体。但与此同时,2氧化碳排放也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1。报告作者胡鞍钢教授指出:中国作为全球化最大的受益者,必须负起全球性的责任,许诺减排目标。中国的第1025计划将把绿色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原则,这将大大推动中国的节能减排与环境改进,为实现中国的对外许诺提供保障。报告的作者,曾任澳大利亚驻华大使得郜若素指出:在气候变化问题上中国面临的危机远比发达国家曾遭受过的危机更加严重。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节能减排上已做了很大努力,但国际社会不为所知。中国应当把国内政策融入到国际许诺中去。中国的减排努力将会完全改变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结果。报告的主编名古屋大学教授薛进军指出:中国是1个经济发展迅猛的发展中经济,其GDP总量已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2。但与此同时,中国的2氧化碳排放也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1。这使得中国在不断增强国际影响力的同时,一样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和批评的对象。另外1方面,中国的人均收入还处在中等偏下水平,因此高速增长仍将延续,城市化率还会进1步提高,经济结构转型最少还需10年以上。这类国内的庞大需求对能源和环境的压力不断增大,逐渐构成制约经济延续发展的瓶颈,从而放慢中国经济发展的步伐。因此,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节能减排,不只是来自国际的压力,而主要是出于中国未来发展的需要,虽然国际上有人拿气候变化问题故意作中国的文章,但中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自主节能减排的信心无可置疑。他还建议,中国在积极自主减排的同时租的厂房没到期政府强拆怎么办,应积极宣扬介绍中国应付气候变化的成果,并适当向发展中国家提供1些碳资金支援和比较实用的节能减排技术,让世界了解中国的诚意和努力。同时,建议中国主办1些联合国气候变化国际会议(如COP17),构成有中国域名的国际协议(如京都议定书、名古屋协议),举行世界性的节能减排展览会,以扩大中国的影响、提高国际社会对中国减排的认可度。气候谈判和碳排放许诺是国际外交学,而具体的节能减排目标是国民经济学1个是理想,1个是现实,如何统12者是1门艺术报告作者、罗马俱乐部成员、原IPCC工作组核心成员,碳排放的卡亚计算式(茅计算式)的提出人茅阳1认为:日本政府提出的削减2氧化碳25%的目标只是1个政治许诺,实际上是不可能实现的。日本充其量只能减排13⑴5%,而且边际本钱很高,其余的部分必须靠向国外购买排放权和发展核能来完成。报告主编薛进军教授认为,国际社会对减排虽然有许多高指标许诺,但理想与现实有距离,实现起来其实不容易。美国因国会和产业工会的反对而不能积极推行减排措施,退出京都议定书、迟迟通不过碳基金法案;澳大利亚推行碳税受阻,即是1例。日本在气候谈判1直很积极,在发展低碳社会方面已创出了低碳社会的成功模式,但其在京都议定书中许诺的2010年减排6%的目标不但没有实现,反而增加了8%。日本政府在哥本哈根会议上许诺减排25%,但国内产业界反对强烈,表明最多只能削减18%,加上政治缘由,使其再3推迟《推动地球温暖化避免法案》在国会的审议,碳排放交易制度的推行也遭搁浅。更令人遗憾的是,日本在坎昆会议上以排放大国的美国和中国没有参加为由反对延长京都议定书。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低碳经济发展之路作为世界第2大经济体、全球最大出口贸易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最快的国家,中国的资源能和环境是否是能够满足经济增长的巨大需求,成为1大疑问。因此,节能减排不但来自国际的压力,更主要是出于中国本身发展的需要。环保部副部长李干杰带报告的序言里提出:要探索适合各国国情的低碳发展道路房屋拆迁补偿协议和谁签订。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上态度积极,有些方面已走在世界前列,但整体而言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需要学习其他国家发展低碳经济的经验,从而走出1条有中国特点的低碳发展道路,在创造中国奇迹的同时,创造1个低碳发展的中国模式